MBR工藝在黑臭水體水質提升中的應用
2022-11-16 來自: 中國水網 瀏覽次數:31
2019年7月8日,生態環境部會同水利部、農業農村部印發了《關于推進農村黑臭河水體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》。近幾年來農村黑臭河水體治理是當下水處理中的一大熱門話題。
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負責人表示,要統籌考慮當地經濟發展水平、污水規模和農民需求等,合理選擇適用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和設施設備,注重實效,不搞一刀切,不搞形式主義。
在處理農村黑臭水的工藝中,MBR工藝利用它安裝調試出水時間很短,而且處理污水排放穩定的特點出現在以上領域當中。
一、關于設計和運行的膜通量提高了該技術的競爭力
事實上在過去10年里,設計和運行的膜通量提高非常有限,膜組件的價格下降是一個事實。
評論:設計和運行的膜通量提高增強了該技術的競爭力,這個肯定是不爭的事實,我國MBR技術從幾噸、十噸、幾百噸、幾千噸、幾萬噸、乃至十萬噸的規模,從設計上就是一種挑戰。從膜組件角度來看,我國MBR技術濾膜抗污染能力的提升,運行時間清洗周期的延長都是科技人員不斷創造的結果,沒有發展的話,今天我國的MBR項目就不會長足發展,而是倒退了。組件價格的降低只能MBR技術的成熟,競爭的結果,同時也說明了膜組件產量的提高,從而性價比的提高。
二、關于MBR將取代傳統活性污泥工藝
事實上除非有技術的革命性突破,否則不可能。MBR工藝適用于中型污水處理廠(5000-100.000PE)的污水廠,且目的是要求回用,或減少占地面積。實際上,國外這種所謂的中型污水廠,在國內也只能算小型污水廠,規模約為1000噸/日~2萬噸/日。
評論:的確,沒有任何一項技術可以完全顛覆其他技術,但不可否認的是MBR在取代二沉池,的確帶來良好的出水水質,給我國在目前的污染環境下,對解決當前環保問題,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方案。對于MBR適應什么水量,個人覺得猶如有些專家評估三峽大壩的危害一樣。做什么事情都應該存在利與弊,我們要評估的是利與弊的平衡點。既然國外能做5萬噸,中國做10萬噸、20萬噸有何不可呢,本質上有多少區別呢。10萬、20萬,從模塊化設計角度,也就是2個5萬噸并聯,4個5萬噸并聯而已。國外這么大規模不是不想建,沒這么大水量的污水處理廠吧。
三、關于膜可以提高工藝的性能
事實上除了對消毒性能和濁度有好的表現,其他性能與膜沒有關系。而且膜的使用對系統的水量變化有苛刻的要求,運行的靈活性有足夠大的空間,否則膜難以應對水量的變化。
評論:所謂MBR技術,就是微生物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的有效結合,本質上單獨看來就是微生物技術、膜分離技術,獨立運作,難以體現其效能,譬如實現的MBR技術:好氧+二沉+超濾的曾經式MBR技術,其主要作用就是對消毒性能和濁度有好的表現。而現在流行的內置式或者外置式MBR技術,毫無爭議的是把微生物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的有機結合,實現了1+1>2的功效。你能說微生物的污泥濃度成倍的提高是假的?目前所有運行的MBR系統出水水質得到有效的改善也不是事實?我個人接觸的MBR技術在工業廢水中的應用不低于100項,甲方對MBR的出水非常認可。
同時MBR技術較高的污泥濃度,我們認為其抗沖擊能力更強,我相信筆者所要說的應該是膜生物反應器不能應對較大的水量變化。我相信傳統技術本質更難應對水質水量的波動,如果適應,只能說明設計時設計偏大。